网上有关“大象无形的下一句是什么?”话题很是火热,小编也是针对大象无形的下一句是什么?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 ,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,希望能够帮助到您。
《老子 第四十一章》中“大智若愚,大巧若拙 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”
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,但是才智出众 ,不显露出来 。
"大象无形"一语出自老子《道德经》第四十一章。老子在说到"道"的至高至极境界时,引用了"大白若辱,大方无隅 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"等说法 ,意思是:"最白的东西好象是污浊的,宏大的方正(形象)一般看不出棱角,宏大的(人)材(物)器一般成熟较晚,宏大的音律听上去往往声响稀薄 ,宏大的气势景象似乎没有一定之形"。"大象无形"可以理解为:世界上最伟大恢宏、崇高壮丽的气派和境界,往往并不拘泥于一定的事物和格局,而是表现出"气象万千"的面貌和场景 。
百度百科上有 ,我就不一一说了
1 、弱之胜强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 ,莫能行。
2、云厚者雨必猛,弓劲者箭必远。
3、太上,不知有之;其次 ,亲而誉之;其次,畏之;其次,侮之 。信不足焉 ,有不信焉。
4 、大方无隅,大器晚成,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
5、恩生于害 ,害生于恩 。
6、是以圣人欲不欲,不贵难得之货;学不学,复众人之所过 ,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。
7 、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
8、为者败之,执者失之 。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 ,无执故无失。
9、乐之为道,总在能顺。致乐之道,总在能顺时而动。
10 、善有果而已 ,不敢以取强 。果而勿矜,果而勿伐,果而勿骄 ,果而不得已,果而勿强。物壮则老。
11、知人者智,自知者明 。
12、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 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。
13 、祭如在 ,祭神如神在。
14、谷神不死,是谓玄牝 。玄牝之门,是谓天地根。绵绵若存 ,用之不勤。
15、君子不谓小善不足为也而舍之 。
16、多欲亏义,多忧害智,多惧害勇。
17 、上善若水 ,水善利万物而不争,处众人之所恶,故几为道。
18、欲刚者必以柔守之 ,欲强者必以弱保之;积于柔则刚,积于弱则强 。
19、天之道,损有余而补不足。人之道则不然,损不足以奉有余。
20 、重为轻根 ,静为躁君。轻则失根,躁则失君 。
21、不自见,故明;不自是 ,故彰;不自伐,故有功;不自矜,故长;夫唯不争 ,故天下莫能与之争。
22、不言之教,无为之益,天下希及之。
23 、古之教人得之者早修 ,莫待老来铅汞少者 。
24、天下莫柔弱于水,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,以其无以易之也。弱之胜强 ,柔之胜刚,天下莫不知,莫能行。
25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,九层之台起于累土 ,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。
26 、绝圣弃智,民利百倍;绝仁弃义,民复孝慈;绝巧弃利 ,盗贼无有。
27、祸兮福之所倚,福兮祸之所伏。
28、圣人为腹不为目,故去彼取此 。
第四十一章
老子集注故建言有之:明道若昧;进道若退;夷道若□;上德若谷;广德若不足;建德若偷;质真若渝;大白若辱;大方无隅;大器晚成;大音希声;大象无形;道隐无名。夫唯道 ,善贷且成。
北大竹简建言有之曰:明道如沬,进道如退,夷道如类;上德如谷 ,大白如辱,广德如不足,建德如榆 ,桎真如 (),大方无隅,大器勉成,大音希声 ,天象无刑,道殷无名 。夫唯道,善貣且成。
帛书甲本
帛书乙本是以建言有之曰:明道如费 ,进道如退,夷道如类;上德如氵谷,大白如辱 ,广德如不足,建德如□,质□□□ ,大方无禺,大器免成,大音希声 ,天象无刑,道褒无名。夫唯道,善始且善成。
简乙本是以建言又之:明道女孛,迟道□□ ,□道若退 。上惪女氵谷,大白女辱,王惪女不足 ,建惪女□,□贞女愈。大方亡禺,大器曼成 ,大音袛圣,天象亡坓,□□□□。
对于建德如偷?建德如揄?建德如榆?到底哪个对?
建德若偷 ,本章主要讲德,修道建德 ,建立德 ,也就是获取德,应本于自然而成,不要张扬,只是自己安静处事 ,寂寥应对,好比偷窃天地精华,唯恐被人发现 ,象十五章说的“犹兮若畏四邻 ”, 不要让周围的人知道 。
老子用偷来比喻获取,不是真的偷 ,这种获取只能是自己一个人安静的进行,外人都不知道,德乃天地之精华 ,这样获取的德是不是和“偷”很像所以应该用通行本的建德若偷。
关于“大象无形的下一句是什么?”这个话题的介绍,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,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!
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因此内容不代表本站观点、本站不对文章中的任何观点负责,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、内容只用于提供信息阅读,无任何商业用途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(文章、内容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)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999999@qq.com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、维护您的正当权益。
